一头连南,一头接北,肩负着沟通之重任,
承载着发展之希望。如果说八百里皖江是江淮大地上的一条丝带,
那么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就是绣在这条丝带上的飞虹。
从无到有,从梦想到蓝图,从纸上到地上……
如今,这一蓝图愿景已经实现,但梦想实现的过程并不轻松。
探寻“超级工程”背后的故事
时间嘀嗒流转,细数着梦想的步伐。铜陵,第一个拥有长江大桥的安徽省地级市。1991年12月15日,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开工建设,这是铜陵市第一座长江大桥,也是八百里皖江第一桥,对于铜陵市乃至安徽省,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发展,2007年京台高速合肥-铜陵-黄山段建成通车,该桥成为城市交通和高速公路混行的过江通道。 “随着时代的进步,大桥四车道的标准已成为制约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和铜陵市内联外畅发展的瓶颈,我市及时提出新建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市交投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成龙说,“这座大桥从无到有,过程十分艰辛。” 2015年,我市开始着手谋划建设G3铜陵长江大桥,按照《安徽省公路建设规划(2017-2021年)》,最初该桥按照既有公路桥的替代桥进行考虑,按照纯公路桥进行研究。2016年1月,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面对跨江发展的迫切需求,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我市拓宽思路,推动研究依托本项目建设一座公铁桥的可行性,以解决过江铁路离市区较远、综合交通发展滞后的现实问题。 这一想法,很快得到省级主管部门和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省发改委明确支持本项目按照公铁合建的标准进行建设,国家发改委下发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也明确指出本项目为公铁合建的桥梁通道,“超级工程”由此诞生。
追寻皖江第一桥的“出生”故事。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被誉为八百里皖江第一桥,1995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八百里皖江无桥的历史就此结束。至今,曾经亲眼见证历史的铜陵市民忆起大桥通车圆梦的瞬间,仍心潮澎湃:通车典礼后,成千上万人有序上桥参观游览,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大桥通车了!” 30年前,随着第一锹土被铲起,一座牵动铜陵市乃至安徽省的大桥破土动工。从孩提时代在父母的怀抱中第一眼从一桥眺望长江,到背着书包经过一桥外出上大学,再到如今开着小车匆匆从大桥上驶过,这条长江上的“巨龙”与铜陵人结下了难分难舍的缘分。提起她,铜陵人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割舍不去的情怀。“建一座跨江大桥,是几代人的梦想。”提起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当年大桥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卢成静言语中情感真挚,建设的场景历历在目。他动情地说,这些年来,这座桥不仅连通了江南、江北,更筑起了促进交流、推进发展的通道,改变的不仅是速度,还有一群人的生活方式、一座城市的发展格局。 “一桥四方”,团结协作,确保了这座大桥的顺利推进。卢成静用手轻轻抚摸着桥柱,感受着时间留下的印记。“在施工过程中,大桥建设者战风浪、顶酷暑。为了大桥早日建成,全市上下群策群力,社会各界纷纷捐款,先后有60多家单位、15万人次参与捐款。” 这座桥梁当时创造了多项第一:大桥全长2592米,其中主桥长1152米、引桥长1440米,桥面宽23米,在建设施工中有15项科技成果当时居全国同行业第一,4项技术在世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斜拉桥中居领先水平;大桥主桥采用大跨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双塔扇形双索面斜拉桥,主跨跨径432米,居当时同类型桥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座将天堑变成通途的大桥,与蓝天相映,和浪花相伴,丈量着八百里皖江经济发展的恢弘。30年后的今天,在国家提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形势下,铜陵又迎来了一次完善区域综合交通、打造皖中南交通枢纽的重大机遇——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的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开工建设。
“大桥就像自己辛苦哺育的孩子”
一座桥,凝聚着设计者、建设者的心血。 铺开设计效果图,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似飞龙在天,如长虹卧波,像一道曲线优美的红练横跨在江面上。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是《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中明确的过江通道之一,是安徽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点工程,也是铜陵完善综合交通设施、实现跨江发展的重要工程。据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副总工、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技术总负责人肖海珠介绍,“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采用主跨988米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方案,为千米级大跨度钢桁梁桥世界范围内首次采用,跨度位居公铁分层布置的同类桥型世界之首。”肖海珠透露,该桥型兼具斜拉桥和悬索桥的优点,相比悬索桥而言具有更好的结构刚度,梁端纵向水平位移相比斜拉桥和悬索桥而言大幅减小,能较好地适应项目搭载四线铁路过江的需要。“大桥就像辛苦哺育的孩子,就要正式开工建设了,大伙儿都感到很兴奋!”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张弛是江苏南京人,他曾参加过芜湖一桥、芜湖三桥、马鞍山二桥等项目建设。 “铜陵很美,城市建设速度也很快,这是这座城市给我的第一印象。”张弛说,这座桥得到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足以看出铜陵人对于城市更新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懈努力。 距离项目部不到几百米,就是张弛和同事们临时租住的宿舍,尽管来铜陵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但他没能在铜陵仔细逛一逛,为了保证大桥前期准备工作,他和同事们的活动范围基本“两点一线”。“目前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万事俱备,不欠东风。”他打趣道。 “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全桥施工周期按48个月安排。下一步,我们将超前谋划,科学组织,生态优先,敢于领先,期到必成。”张弛信心满满地说,将把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打造成精品精美工程,建成后成为铜陵市地标建筑,网红“打卡“胜地。
“为大桥建设效劳,是件乐事”
“这座大桥是我从事海事工作以来遇到的最大的涉水工程,能够为它提供护航保障,感到十分幸运和自豪,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铜陵海事横港海巡执法大队大队长熊先哲告诉记者,自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涉水工程开工以来,该大队就承担起保障大桥建设安全和长江通航安全的重任,确保了施工期间的“零险情、零事故、零污染”。长江水面看似宽阔无垠,往来船只似乎可以随意穿行,而实际上,江里却藏有暗礁、浅滩,江面更是有规定航道、锚地,船舶碰撞、搁浅或者误入施工作业区等安全隐患一直存在。熊先哲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保障大桥施工安全和江面通航秩序,当大桥涉水工程还未开始前,该大队就多次前往芜湖海事、马鞍山海事等部门考察学习长江公铁大桥的安全保障工作。施工期间,除了安排海巡艇驻守现场外,还定期对施工作业船只进行安全和防污染检查,同时,每天还会对相关水域和船只进行巡查,确保水面通航安全和秩序。 “从涉水施工开始到现在,每天都有四五名执法人员在施工水域进行巡查,随时应对施工区域各类突发险情,后期还将根据长江水位和施工阶段制定实施针对性的监管方案,为G3大桥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海事监管和服务工作。”熊先哲说。 “为大桥建设效劳,是件乐事。”在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项目不远处,郊区老洲镇居民章凤姐目前的新居收拾得井井有条。说起大桥,她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章凤姐是土生土长的郊区老洲镇居民,2000年搬到老洲镇街上,买下两个门面开起了饭店。当大桥建设需要拆迁时,她毫不犹豫签下了协议。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能够造福子孙后代。交通发达了,区位条件好了,发展机遇就更多了。”章凤姐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在外上大学,大桥建好后出行更便捷,孩子外出回家都会更方便。 “支持铜陵发展是每个铜陵人的义务,同时这也是在给我们自己谋福利、谋发展。”如今章凤姐一家,每天关注着大桥的进度。她说,大桥通车后,一家人一定第一时间登上大桥看看,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 通车那一天,在南来北往、起点与终点之间,这座桥和在桥上看见的风景,还有关于这座桥的故事,必将沉淀进人们的记忆中。
有大江大河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大桥。
铜陵既是延绵数千年的中国古铜都,也是“江拐弯,海调头”之地,
受长江之水哺育恩泽,滋养淬炼出“熔旧铸新、敢为人先”斗志。迄今为止,铜陵已相继拥有: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池州长江大桥三条过江通道。
现如今,第四条过江通道——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呼之欲出……
六年砥砺谋一桥
一桥架,百业兴!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对于铜陵来说更像是一场破旧立新的改革创举。 它毗邻铜陵长江公路大桥,相距仅约720米,却是构建合铜发展带、积极融入合肥经济圈最为重要的交通纽带。全长11.877公里,公铁合建段长度约2.682公里,跨江主桥主跨988米,起于郊区陈瑶湖镇花园村,止于郊区大通镇民主村,两端顺接G3京台高速,既承担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替代桥功能,又搭载铁路过江,按照四线铁路+六车道公路标准建设。其中,公路为G3京台高速,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铁路分别为两线铜陵至江北港普速铁路以及两线预留城际铁路,普速铁路速度目标值为120公里/小时,城际铁路速度目标值为250公里/小时。项目总工期按48个月安排,总投资约85.3亿元。 潮起江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激荡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2015年,市委市政府及时嗅到完善提级区域综合交通、打造皖中南交通枢纽的重大机遇,正式拉开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谋划建设大幕。2016年1月,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面对跨江发展的迫切需求,我市聚力推动公铁两用桥建设,解决过江铁路离市区较远、综合交通发展滞后的问题,得到省相关部门和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2016年下半年开始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工作,2017年11月启动工可及勘测设计全过程招标。2019年2月,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出具项目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意见。2020年3月,正式纳入国家发改委《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明确指出为公铁合建的桥梁通道。
一座“世界级”明星桥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有着“世界级”光环加持,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之桥、创新之桥。 合福高铁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曾创造出“一项世界第一、四项国内外领先、七大技术亮点、十八项专利及发明”,在世界高速铁路桥梁史上树起了一座新的丰碑。它的实力源于拥有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0名国家级专家团队成员的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该公司成立于1950年,是我国最早的桥梁专业设计院,已勘测设计了1000余座特大型桥梁,是国内公铁合建桥梁的跨度纪录保持者,也是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的勘察设计单位。 “针对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具有跨度大、荷载重、结构新的特点,我们采用主跨988米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方案,这也是千米级大跨度钢桁梁桥世界范围内首次采用,跨度位居公铁分层布置的同类桥型世界之首。”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副总工、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技术总负责人肖海珠表示,该桥采用的新设计、新工艺能较好地适应本项目搭载四线铁路过江的需要,同时具备良好的经济性,是今后超千米级公铁两用桥极具竞争力的桥型之一。 同时,该大桥还在斜拉索和吊索交叉区段创造性地采用了斜拉索和吊索纵桥向错节间锚固的总体布置形式,简化了锚固构造,优化了结构受力;在主梁成桥线形吊索张拉端上采用承压可调式结构,可实现15厘米左右的调节范围……一系列的新工艺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使之必将成为世界桥梁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一座绿色低碳桥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在设计上也全方位展现出了绿色建桥理念。它承载干线铁路、高速公路两种功能,有效集约利用宝贵的过江通道资源,从根本上践行了“长江大保护”和“绿色低碳”。“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大保护划出了‘红线’,作为央企更要发挥带头、表率作用,更加注重大桥建设与长江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通过精细化设计减少材料用量,以及对自然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碳排放。同时,强化施工中裸土绿化覆盖的精细化考量,确保比以往都要更漂亮、更环保。”肖海珠说。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的前期推进当中,市生态环境等部门也全方位参与,严把生态关口。为确保大桥项目高质量推进,市生态环境局提前介入,主动强化与环评单位、市交投等沟通协作,组织专家进行环评编制指导,积极对接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等有关工作,推动郊区老洲镇饮用水取水口下移改建、施工建设单位与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成补偿协议等。“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设计方案体现出超前的环保理念,较铜陵长江公路大桥相比,更加注重环境防护、维护生态和谐,除了设计有桥面径流收集处理措施外,在降噪、减震等方面也进行了科学处理。”市生态环境局环评科负责人杨秋表示,将全链条参与大桥施工建设,进一步强化与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部门联合执法,加强对施工过程可能对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误伤等行为的巡查监控,努力把大桥建设对长江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一座革新进取桥
在设计上,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与美国旧金山市金门大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主体外轮廓为红色,远远望去犹如凌空架起一道飞虹,美不胜收。“红色,是中国传统颜色,不仅凸显喜庆氛围,而且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如在雨雾天气时具有醒目的辨识度,还能给人年轻与活力的感觉。”该桥设计总体邱峰如是说。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项目上马,并不是一帆风顺。“项目前期工作经过了很多审批程序和重重障碍,但是,铜陵市发改委、交投、交通运输等部门单位始终不气馁,团结一致、努力拼搏,一关接着一关过,这与铜陵人骨子里革新进取的昂扬斗志是分不开的。”邱峰表示,设计桥梁时,在遵循工程力学的同时,也有意识地将铜陵的铜文化底蕴、敢为人先基因融入桥梁当中,努力使之成为铜陵最具代表性建筑之一。 一座桥,一座城,一个时代的新起点。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不仅是铜陵市与省会合肥的直接联通线,还是安徽通往长三角城市群和东南沿海腹地的高铁新通道,对进一步完善区域高速铁路网布局、提升区域过江通道通行能力,对于发挥皖江承东启西、连接长三角和川渝鄂赣的中枢作用,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八百里皖江之上,又一座过江要道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正式兴建。
这座飞跨大江南北的“巨龙”将对铜陵交通、产业、
城市格局乃至融入“合肥都市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重要积极影响。
一座桥,带动铜陵“拥江”再加速,必将成为铜陵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这座桥完善了铜陵大交通格局
近年来,铜陵过江交通需求快速增长,从过江出行数据看,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日均交通量逾3万辆次,节假日车流量一度达到“超饱和”状态。 新建一座跨江通道,将有效分担现有铜陵长江公路大桥交通压力,减轻大桥通行负荷,增进大桥安全通行保障,对优化我市普通国省干线路网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的建设,不仅仅是让铜陵多出一条过江通道,利于长江两岸地区的内联外畅。”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沈永平表示,G3京台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首都7条放射线之一,也是《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20-2035年)》“五纵十横”的“纵二”并行线徐州-黄山的主要路段,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是联系铜陵长江南北交通主发展轴上节点的重要纽带,它的建成,将更好保障G3高速公路以及我省“纵二”通道安全、便捷和顺畅跨越长江天堑,对提升国家高速公路网和我省干线通道的高效可靠通行具有重要意义,“大桥对铜陵构建皖江区域立体综合交通走廊,促进我省长江经济带建设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更广阔的交通版图上,沈永平指出,大桥对促进我市拥江发展,融入“合肥都市圈”和推动铜池同城化、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建设,对推动我市打造‘皖江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城市、长三角地区重要交通节点城市、长三角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大桥建成后我市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 一桥飞跃,未来,铜陵交通首位度、城市首位度提升也将跑出新的加速度。
这座桥为经济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大桥能给长江两岸人民带来什么?这是每个关心大桥建设的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大桥在郊区境内过江,在郊区发改委主任张世明看来,大桥建成后,将进一步构建郊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凸显郊区承东启西、连接长三角和川渝鄂赣的中枢作用,强化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和铜陵市作为示范区北大门的作用。 跨江通道的建设,同时也为一江两岸融合打开新通道,对于促进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区域融合发展,整体提升区域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张世明表示,郊区将以G3长江公铁大桥建设为契机,推动跨江发展,进一步融入长三角,实现江南江北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推动郊区承接周边城市产业,拓展既有的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产业与人口同步聚集,“尤其是借力G3长江公铁大桥、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及江北港等大项目建设,打造合肥都市圈与长三角区域规模化、智慧化多式联运交通枢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助力郊区开发区向江北拓展经济发展平台,实现江南江北联动发展,形成港口、产业、城市新区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这座桥打开区域合作互动新格局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的建成,缩短的不仅是地理距离、心理距离,更是区域发展距离;提升的不仅是通勤效率、沟通效率,更是南北产业和各类资源的配置流通效率。 一子落,满盘活。 “你能想象出,大桥建成后,这片区域将会是怎样一番面貌吗?”展望未来,市交投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成龙心潮澎湃。他勾画出“港产城一体化、公铁水联运”的壮阔画卷,G3大桥的建成,则是这幅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何成龙描述的蓝图里,江北港新区建设是我市实施拥江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和平台,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对建设南北联动先导区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江北港新区不能光在江北做文章,要和江南一起做文章、互动,G3大桥就是这条主轴上至关重要的枢纽。”何成龙介绍,G3大桥连接长江南岸的市区和长江北岸的郊区和枞阳县,不仅搭载城际铁路,还搭载了铜陵南至江北港普速铁路,线路自铜九线上铜陵南站接出,由G3桥过江,于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区间接轨,最后引入江北港,“它实现了整个江南区域和江北港新区的南北互通互动,大桥和江北港新区融为一体,实现区域货运公铁水联运。” 大桥建成对“一江两岸”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何成龙表示,集团也将以大桥建设为契机,按照港城一体、产城一体的思路缜密谋划并推进江北港新区的规划建设等工作,高标准规划建设铜陵的又一座产业新城、城市新区,打造智能化、高标准现代化港口,以新区建设带动一方发展。 G3大桥是承载城市光荣与梦想的新起点,未来,也将会是铜陵拥江发展的新地标。作为业主单位,董事长何成龙表示,大桥各项资金已落实到位,此外还谋划了一笔3亿美金的外贷资金,期限长、成本低,为大桥建设资金做了充分保障,“我们交投人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决心为铜陵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一份交投人的力量。”
这座桥带动全市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如何发挥大桥的交通优势和积极效应,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争取新一轮的竞争优势?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对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布局,提升通道运输能力,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发改委副主任、市铁办主任谢永明表示,大桥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合肥经济圈的交通基础需要。同时,大桥的建设也为我市高规格规划江北港新区建设带来极佳契机,依托规划,布局高新技术产业落户新区,实现港产城一体发展;依托大桥溢出效应、品牌效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长江铜陵段两岸旅游、物流等产业发展,加快构建铜陵新的经济增长极。谢永明说:“下一步,我市将以此为抓手,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抢抓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机遇,进一步谋划合铜发展带,提升区域竞争力,增强大桥辐射带动作用,在拥江发展、协调联动上加快突破,以城市资源为依托,以长三角为依托,加快城市发展步伐,促进城市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倍增。”
让城市有品质、人民更幸福,是贯穿城市建设工作始终的核心理念。
从长江公路大桥到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反映出铜陵城市的发展变迁。
在这座“网红大桥”建设中,铜陵加大对附近羊山矶景区的规划改造,
注重保护长江岸线、弘扬长江文化,展示出全市人民加快建设
“智造新铜都、生态幸福城”的不懈追求。
景色壮美的羊山矶景区
冬日里,可以携三五好友,来到位于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引桥旁的建桥功德碑亭游玩。这座建在羊山矶上的亭子,记录了在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建设中给予捐赠的单位和个人,展示着铜陵人“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拼搏与奉献。 功德亭为双层八角形,亭上八角挂有八个铜铃,寓意八宝之地。该亭依山傍水,为游人观桥、摄影、小憩提供了一个好场所。站在亭上远眺,“皖江第一桥”上斜索犹如巨大琴弦演奏着古铜都奋进之歌。环顾四周,浩瀚的长江、羊山矶的美景映入眼帘。 耸立于长江与鹊江交汇处的羊山矶,是与南京燕子矶、马鞍山采石矶、湖北城陵矶齐名的“长江四大名矶”之一,由大小13座山峰组成,绝壁陡起,北瞰长江。远视其貌,如头羊领先,群羊伴行。“东岸矶头拥赤霞,西边洲渚老蒹葭。江流盘东如衣带,水急船迟日又斜。”元代诗人陶安《羊山矶》一诗以寥寥数十字写出了羊山矶的地势险峻和景色壮美。 大矶头上,有座“瞭望塔”高约十米,巍然耸立。在这,可观红日东升,可观塔吊高耸,可观巍巍江堤,可观船舶远航。由于大矶头向江心突出的缘故,这里最宜于鸟瞰和远眺。“羊山矶的自然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都非常浓厚,由于羊山矶紧逼长江,形成一段较为陡峭的江岸,突出江中,形成‘江拐弯,海掉头’的气势,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千百年来,羊山矶历经了烽火洗礼,更见证了铜陵成为江南解放第一城。”对于有关羊山矶的历史和典故,郊区大通影视文化产业园经理吴华如数家珍。 他说,明清时期,羊山矶上曾有不波亭、九华山头天门、锁浪桥、生生庵、红土庙等众多名胜古迹,更有“羊山塔影”“红庙钟声”位列大通“澜溪八景”。特别让人津津乐道的是,羊山矶见证了解放军战士赵傍根夜游渡过长江,将藏在油纸卷中的南岸布防图送给了驻扎在北岸的解放军,为解放江南创造了条件。
打造铜陵特色的门户景观
G3公铁大桥的建成将进一步改善我市交通条件,巩固铜陵作为皖中南交通枢纽城市地位。如何在保障G3公铁大桥顺利施工的情况下,规划建设和保护羊山矶景区呢? “希望能抓住G3公铁大桥建设的机遇,在修复羊山矶山体的同时,通过适当的方式复建不波亭、生生庵等,打造一个随坡就势、错落有致、动静相宜、处处皆景、功能齐全的休闲场所,不仅为铜陵新增一处靓丽景观,也让更多的人了解羊山矶、大通、铜陵的历史文化。”吴华建议。 “开发建设羊山矶景区是铜陵人多年的期盼,也是完善城市发展功能,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今年上半年,市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工委组织专人,对保护弘扬羊山矶历史文化、规划建设羊山矶观江景区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并形成详细的报告。报告指出:长江主江之上绝无仅有的双桥景观,值得构筑观光设施供市民和往来游客凭栏远眺,登临观赏,同时,希望深入挖掘羊山矶历史文化特质,与大通古镇的保护发展融为一体,并做好做足做活铜陵长江“双子桥”旅游观光文章。 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在G3公铁大桥开工建设的背景下,结合桥南公园改造工作,我市将适时启动羊山矶观江景区概念性规划设计项目编制工作。坚持生态修复和景观塑造并举、人文景点和自然地理相融的理念,确立保护优先、适度开发、聚焦自然的工作思路,重塑公园与大桥、长江、山背、水系的视景关系,高标准建设体现长江文化、铜陵特色以及具有时代精神的羊山矶观江景区,致力于打造具有铜陵特色的门户景观(矶、江、桥),将羊山矶建成特色风景区,并借此提升城市景观品质,突出城市滨江风貌,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靓丽新名片。
精品城市建设再升级
行走在古铜都街头巷间,现代城市的繁荣和活力四射的气息扑面而来。 近年来,我市全面加快精品城市建设步伐,以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补短板、提品质、塑魅力,重点围绕规划引领、生态修复、功能修补、交通改善、风貌提升、治理创新等领域开展提升行动,着力打造宜居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现代化幸福铜陵。 看,一列列高速行驶的动车穿境而过、一条条公路连接乡村与城市、一座座桥梁横跨大江长河,一张立体大交通网越织越密,犹如活力四射的“生命线”,“滋润”着铜陵百姓。 近年来,G347、G236等一批干线公路建成通车,新建一级公路70公里、二级公路30公里;池州长江公路大桥的建成通车使我市过江通道增加到3条,对构建便捷高效的皖江立体综合交通走廊具有积极影响。用地结构不断优化,中心城区坚持“生活向社区集聚、工业向园区集聚、商务向中心集聚、市场向门户集聚”的布局原则,进一步强化组团式布局,促进城市紧凑发展;科学合理界定生态、生活、生产“三生”空间,增加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的比例。 瞧,西湖湿地公园内,一年四季都有花朵绽放,众多水鸟飞禽时而在水中嬉戏,时而滩涂信步,时而凌空飞翔;铜都的大街小巷,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思路修建的“口袋公园”别致精巧,转角就能遇见美。 以天井湖公园为中心的天井湖旅游度假区总有探不尽、赏不完的好风景。总规划面积9.48平方公里的度假区内,“江、湖、山、洲(岛)”等生态资源一应俱全,天井湖、老洲太阳岛、笠帽山共同勾勒出秀丽迷人的山水画卷。 同时,我市不断优化新区开发模式,以构建“5-10-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目标,重塑社区服务新模式,开展了社区邻里中心建设,涵盖社区办公、社区服务、文教卫养、便民生活、绿化市政等五大类26项功能,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方便了居民生活。 每一次的发展进步,都会影响城市的气质、重塑城市的肌理。当前,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正在建设中,建成后,铜陵将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拥抱世界,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 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运筹帷幄之下,经过全市人民的拼搏奋进和共同努力,我市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等诸多荣誉,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人居环境、社会环境明显改善,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